科技日報北京3月4日電 (記者符曉波)“2024年,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陶華冰帶領團隊研發的質子交換膜制氫電解槽取得突破性進展,獲批國家能源局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并成功走向市場高性能磁鐵 ?!?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代表帶來好消息。目前,該成果已成功應用在新疆首個綜合能源站,并于近期再度斬獲8000萬元新訂單,標志著我國在質子交換膜電解水技術線路上實現了全鏈條自主研發,達到行業頂尖水平,并獲得市場認可。
質子交換膜電解水是目前三種主流電解水制氫技術之一高性能磁鐵 。這種方法通過質子交換膜將水分解成氫和氧,再利用化學反應和電化學反應實現產氫,具有響應速度快、清潔環保等優勢。但該方法依賴貴金屬銥作催化劑,成本問題成為該技術路線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阻礙。
陶華冰團隊開發的可批量制備、高工況活性的核殼結構催化劑,降低了設備對稀缺貴金屬材料銥鉑的載量,并通過優化設計和改進工藝,使新設備在降低成本同時,工作效能和使用壽命大幅提升,從而整體降低制氫成本,突破了該技術走向市場的關鍵難題高性能磁鐵 。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高性能磁鐵 。如因無法聯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采取適當措施。